文章转自《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 >>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编者按

自2003年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和第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成立至今,我国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已经走过20年发展之路。春华秋实二十载,为全面梳理、系统总结行业20年(2003-2023)改革发展成效和经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战略布局,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邀请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及相关保险系机构主要负责人,围绕高质量发展理念共识,共话行业未来发展蓝图,开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坚持服务长期资金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一、坚持服务长期资金的经营目标

受命不迁,持续巩固服务长期资金能力。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脱胎于保险母公司,在推动保险资金运用的集中化、专业化和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围绕管理保险资金的天然使命,不断提升投资能力,拓宽业务范围。同时,因资金特点、投资理念和投资体系相似,部分具备先发优势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管理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养老金方面颇有建树。截至2022年末,3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保险资金20.15万亿元,占比82.24%[1];管理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其他长期资金3.98万亿元,占比16.23%;合计管理长期资金24.13亿元,占比98.47%。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深耕长期资金的过程中,建立起独特的长期投资、稳健投资、价值投资的投资理念,打磨出大类资产配置能力、绝对收益投资能力和产品创设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深固不徙,坚持担当服务长期资金使命。长期资金在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国际主要资本市场相比,我国长期资金总体规模较低,未来有很大成长空间。近年来养老金制度不断完善,尤其是个人养老金相关政策的正式推出,将推动长期资金规模持续增加。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将立足于自身优势,坚持社会性,继续坚定服务保险资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长期资金,同时提高人民性,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探索推进个人养老金管理和居民财富管理,发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二、建立服务长期资金的业务体系

资产管理的本质是基于信任而履行受托职责,服务委托人利益。服务长期资金,核心目标是建立起与委托人之间的长期信任关系。为此,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一方面要正确处理两对关系,全面规避委托代理问题;另一方面则要坚持以委托人利益为核心的基本原则,建立完善三大业务体系。

(一)正确处理两对关系

风雨同舟者兴,正确处理委托人与管理人关系。资产管理业务中,委托人是资产所有者,获得投资收益的同时也承担资产风险。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是资产管理人,管理的资产为表外资产,通过提供专业服务获得资产管理费,本身并不承担资产风险。虽然通过资产管理合约的有效设计,在收益共享方面二者容易达成一致,但在风险共担方面,委托人与管理人之间容易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导致双方信任危机。作为长期资金管理者,长期信任关系是基础,资产管理协议和投资指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委托代理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需要与委托人相向而行。基于此,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首先应当“了解客户”,搭建综合客户服务体系,站在委托人视角,充分了解委托人需求,以委托人长期利益为核心,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克服短期思维和冒进主义思想;同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当充分让委托人“了解自己”,加强与委托人沟通,在此基础上,引导委托人合理设定投资目标、激励机制和考核方案,摒弃与风险约束不相匹配的投资要求。

上下同欲者胜,正确处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与内部投资管理人员的关系。一方面,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导致不同环节的投资管理人员信息不对称,使得对委托人投资目标和风险约束理解不足,越是规模大、专业化分工程度高的公司越明显;另一方面,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内部也容易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地设置决策权限和考核目标,将会导致投资管理人员自身目标与委托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不一致。作为陪伴委托人长跑者,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当完善内部投资管理体系,确保整个投资管理活动服务于委托人长期利益,同时理顺公司与投资管理人员的关系,防范决策错位风险。

(二)建立完善三大业务体系

服务长期资金,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需要建立完善三大核心业务体系,在负债端建立综合服务体系,在资产端优化投资管理体系,同时打造数智化高效支持体系,持续服务委托人长期利益。

负债端综合服务体系。其目标是发挥“锚”和“舵”的作用。“锚”是锚定委托人,充分了解委托人需求,以委托人利益为核心,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和综合服务;“舵”是把舵公司业务发展,通过委托人需求牵引公司产品创设和投资管理。负债端综合服务体系核心是做实做优解决方案提供能力。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脱胎于保险母公司,天生具备为委托人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基因和血统。解决方案模块承担两个方面的职能:一方面发挥资产端专业优势,协同委托人基于负债端要求制定受托专户的整体策略安排,并发挥连接委托人和内部投资管理人员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是在充分研究资金主体需求的基础上,精准进行客户画像,结合资本市场投资机会和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创设匹配适宜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建立适销对路的产品线。在此基础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加强市场开拓能力,持续与委托人同频共振,获得长期发展。

资产端投资管理体系。典型的资产管理机构的内部投资管理体系更容易鼓励把握资产端机会,但服务长期资金,应当在投资管理体系中充分纳入负债端因素,在投资管理体系中突出两个特点:一是在投资管理体系中突出负债端委托人需求对投资管理的牵引能力,以委托人需求作为投资管理的“舵”。二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向委托人交付的大多是整个投资组合,在组合管理中需要建立分级决策机制,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在限定范围内鼓励“个人英雄主义”。组合层面注重“集体主义”,把握资产类别投资机会,管理整体组合风险收益特征,合理界定决策权限;资产投资层面鼓励“个人英雄主义”,充分鼓励投资人员在其权限和能力范围内发挥能动性,创造超额收益,防止决策风险错位。“集体主义”如果缺位,将会导致“个人英雄主义”越位和整体风险收益失控;“集体主义”如果越位,将会影响决策的灵活性,限制投资人员发挥能动性,降低超额收益获取潜力。

数智化高效支持体系。金融市场交易的核心要素是信息和数据,决策的依据和结果也是数据。在市场效率提升和竞争愈发激烈的基础上,资产管理机构对数据资产的维度和精细度要求越来越高。数智化建设逐渐成为资管机构提高经营效率、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的重大工程,在业务管理、投资研究、交易执行、组合监测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业务发展。近年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积极投入,未来应当在数字化基础上,推进数智化建设,通过业务与技术融合,嵌入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和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全面提升智能化支撑效率。

三、提升服务长期资金的投资能力

业务体系是服务长期资金的基础保障,投资能力则是获得资金认可的持续动力。与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等资产管理机构不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预计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然以服务保险大账户表内资金为主,相应的投资能力需要匹配保险资金特点。因此,坚持长期投资、稳健投资和价值投资是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提升服务长期资金的投资能力,推动形成服务母公司投资和服务三方长期资金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提升服务长期资金的投资能力,需要加强资产配置能力、研究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三个基础能力建设,同时依托自身资源禀赋,聚焦品种投资能力和产品创设能力两类精品化、特色化投资能力。

(一)加强三个基础能力建设

1.稳固资产配置能力。资产配置能力既是满足委托人要求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得超额收益的来源之一。服务大规模长期资金,资产配置能力愈发重要,主要因为:一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模较大,资产配置是决定整体收益最为主要的因素,单个资产的收益对整体收益影响有限;二是各类资产的潜在收益率水平有下行趋势,需要充分挖掘大类资产波动规律,通过配置调整贡献超额收益,提升收益水平;三是资产配置是组合投资的核心能力,是发挥“集体主义”的主要载体;四是约束条件变化,以保险资金为例,偿二代二期工程、新会计准则等因素变化对保险资金运用约束加强,需要提高配置的灵活性以应对变化。

根据决策要素、决策层级和决策频率的不同,资产配置划分为战略资产配置、战术资产配置和动态资产配置。

战略资产配置方面,保险资金大账户的战略资产配置主要由保险公司制定,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需要紧密参与,提供资产端解决方案,积极协助委托人进行负债端管理,优化资产负债匹配,与委托人达成收益和风险目标一致。通过深度参与制定战略资产配置方案,提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执行效率。在战略资产配置执行方面,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当坚持资产负债匹配原则,挖掘长期资金的差异化优势,稳定投资组合的长期收益中枢。

战术资产配置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重点发力方向。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资本市场面临新环境,利率呈长期下行趋势、信用风险加剧、权益类资产结构分化、新型工具不断丰富。静态执行战略资产配置已难以匹配收益率要求,需要充分挖掘资产端大类资产波动规律,积极获得配置超额收益,在不增加系统性风险或组合波动性的前提下提高长期业绩。在资本市场新环境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重点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一是细化战术资产配置类别。经济结构内生调整下大类资产内部结构分化剧烈,以权益市场为例,近年来A股市场存量博弈特征较为明显,不同板块、风格的收益水平差距很大。如果将A股整体走势判断作为依据,对权益类资产进行战术资产配置调整,即使对整体判断正确,可能也会导致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因此,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进行战术资产配置决策时,应当细化资产配置类别,确保某一类资产类别的业绩表现应当具有共同的特征和趋势,从而精准把握机会、管控波动风险。二是提高决策胜率。战术资产配置的目标是获得配置超额收益,提高决策胜率是关键,从底线思维出发,寻找较为确定的机会,适当放弃不确定性较高的波动。因资本市场变化存在较高不确定性,战术资产配置未必在预期内发挥作用,为提高决策胜率,可能难以设置明确的效力期限,但需要定期分析决策因素变化,一旦基本面发生相反变化,则要进行及时调整。三是合理界定决策权限。战术资产配置一般是委员会集体决策,因决策层级和决策时效限制,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灵活性,同时可能导致多数人暴政,需要合理界定决策权限和决策效力,在确保执行效率的基础上,根据投资经理的能力禀赋和风格特点,给予投资经理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空间。

动态资产配置根据资本市场短期波动,灵活动态调整投资组合以获得更高收益风险比。通过动态资产配置,投资经理可以充分发挥“个人英雄主义”,同时也可以分散战术资产配置风险,纠正战术资产配置错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优化动态资产配置:一是给予投资经理合理的动态配置权限。投资经理是接触资本市场的一线人员,对资本市场波动有更为灵敏的认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需要根据投资经理风格和能力差异,给予投资经理合理的动态配置权限。二是建立投资经理协同机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大部分资金是组合投资,存在多品种投资经理,需要统一交流语言,实现更高效的协同互动。三是提升组合管理技术。运用数量化手段,动态分析组合风险收益水平,加强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提高组合动态配置支持效率。

2.提高研究能力。投资行为是认知的表现,研究是提升认知水平的手段。新环境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研究能力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因素:一是总量研究方面,需要充分考虑长期因素对经济的影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摸索阶段,旧的模式难以持续,新的长期增长点尚在培育,需要客观认识到经济结构、人口要素、国际环境等长期因素正在发生变化,保持经济长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共识。因此,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当充分将长期因素纳入短期总量研究中,更加尊重长期趋势,在此基础上进行短期相机决策。执本而末自从,纲举则目自张,切莫刻舟求剑,过度依赖传统的周期规律。二是总量研究下沉,微观研究上浮,加大中观研究力度。在总量长期趋势较为明确的情况下,未来资本市场投资机会以结构性机会为主,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需要紧密跟踪经济结构和产业趋势,发掘中观投资机会,横向进行行业比较研究,纵向深度挖掘产业链上下游,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红利。微观研究则要更加注重总量和中观趋势的变化,站在更高视角识别个体投资风险、把握微观投资机会。三是投研一体,重视资本市场反馈。研究的目标是服务于解决实际投资问题,需要基于投研一体框架,提高研究的目的性;同时,要重视资本市场对研究结论的反馈检验,利用市场有效性验证或修正研究结果,利用市场失灵把握投资机会,加大市场有效性和反馈机制的研究力度。

3.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在传统风险管理的基础上,风险管理的维度和视角需要根据服务长期资金的投资管理体系进行调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需要站在委托人视角,管控好“资产”和“人员”两个重要风险来源。一是站在委托人角度管控风险。风险管理的目标是维护委托人长期利益。受托专户方面,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当站在委托人视角,分析研判不同风险因子暴露对委托人的综合影响,强化自身作为防范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防线定位;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方面,要基于产品定位,从产品整体风险收益角度强化总体管控、规范分部管控。二是重视管控资产配置风险。资产配置是长期资金管理中的核心环节,管控好大类资产配置风险,风险管理则成功了一半。风险管理部门要深度参与资产配置决策,了解配置决策中的风险因子暴露,并定期检视风险因子暴露对投资组合的影响,加强动态风险管理。三是优化投资人员管理。风险管理另一半是管理投资人员的风格风险,运用归因分析技术,对各个环节进行业绩分解,对投资人员的能力和风格进行精准画像,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决策和管理权限,管控好整体组合业绩对投资人员的风险暴露,防范投资人员短视冒进风险。

资产配置能力、研究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是服务长期资金的基础保障能力,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注重内化这三大基础能力建设,为服务长期资金打下牢固的地基。

(二)聚焦发展两类核心能力

资产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三大基础能力建设的加强是核心保障。在此基础上,需要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能力特点,有选择地聚焦核心优势,推进品种投资精品化,促进产品创设特色化,打造核心竞争力。

品种投资能力精品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多年来以大类资产配置为基础,建立起全覆盖、多品种投资能力,涵盖债券、股票等传统资产,非标、公募REITs、不动产、未上市股权等另类资产,以及国债期货、股指期货、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等衍生品。未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当根据大类资产配置的方向,找准自身定位,聚焦能力优势,合理进行资源布局,促进品种投资能力的精品化。根据长期资金特点和资本市场发展趋势,未来以下品种投资能力或是发展重点:一是利率交易能力。我国逐步进入低利率时代且中长期仍然呈下行趋势,在信用风险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提升利率交易能力,博取无风险收益率曲线形态变化的收益或是提升收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二是股票深度投资能力。深入研究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产业机会,通过横向比较精选产业布局方向,通过专业研究进行纵向深度挖掘,寻找优质个股投资机会,发挥优质股票“关键少数”作用。三是公募REITs等资产证券化工具投资能力。在利率下行趋势下,具有稳定现金流的优质长期资产愈发稀缺,公募REITs等资产证券化工具将是未来长期资金重点配置的方向,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当积极在此方向进行布局。四是未上市股权投资能力。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需要通过创新引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科技自主、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增强我国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通过加大未上市股权投资,引导长期资金投向重大科技创新领域,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获得可观的资本回报。五是FoF投资能力。资产管理公司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是资管行业激烈竞争的结果,同时也是配置型机构与产品管理型机构进行能力优势互补、开展业务合作的空间所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加强FoF和资管产品投资能力,取长补短,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为委托人获取更高的收益风险比。

产品创设能力特色化。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输出特色化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第三方业务、服务多样化资金的重要渠道。在多年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积累了长期资产创设的优势和经验。在经济发展新阶段,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需要紧密结合实体经济新特点、新需求,推动产品创新和业务转型,创设优质长期资产,服务长期资金。

资产创设类产品方面,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需要在传统业务积累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产品创新和业务转型,加大资产支持计划和股权类产品业务开拓。一方面,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实体经济融资载体正在转变。过去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基于地产、基建的信用扩张循环,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不动产和基础设施类资产,在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提高的情况下,继续通过抵押此类资产进行信用扩张的能力逐步减弱。因此,基于企业担保和资产抵押的传统信用扩张模式面临掣肘,迫切需要寻找新的信用扩张模式,探索基于资产所有权的资产证券化模式。在盘活存量资产的同时,降低企业杠杆率水平,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过去在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经济发展主要依赖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金融市场融资主体主要为大规模集中经济建设的相关主体,融资工具主要以债务性工具为主,融资体系主要为银行信贷以及影子银行等间接或类间接融资体系。未来我国经济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和高质量人力资本,金融市场融资主体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主体转变,融资工具则需要由基于融资主体信用的债务性工具转变为基于鼓励创新和风险收益共担共享的权益性工具。另一方面,在利率下行、信用风险上升的资本市场投资环境下,具有长期稳定现金流的优质长期资产愈发稀缺,迫切需要此类资产优化长期资金主体的配置结构。因此,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创设类业务需要逐步向资产导向型业务转型,打造基于资产现金流的投资能力,奔赴业务蓝海。同时丰富产品工具,形成“债权投资+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的组合产品线,坚持服务保险资金和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的配置需求,通过产品创新更好匹配融资需求,发挥长期资金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优势,促进业务可持续发展。

组合类产品方面,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需要充分挖掘长期资金的需求,基于自身投资能力,强化产品定位,建立特色化产品线,加大布局具有突出能力优势的特色化策略和产品,持续提升客户体验,推动业务升级转型。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有选择地聚焦发展两类核心能力,构建独特的能力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从而走向专业化、精细化和特色化发展道路,积累客户口碑和长期信任,推动业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立足于服务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长期养老保障资金,并在条件具备情况下,探索管理个人养老金和居民财富资金,坚持社会性,提高人民性,履行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为此,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务必坚守以委托人利益为核心的原则,搭建服务长期资金的业务体系,持续提升长期投资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的投资理念,勇做社会财富和人民财富的创造者和长期守护者,为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脚注

[1] 资料来源:《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探索保险资产管理高质量发展路径》,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